秋天,成熟的季节,旅游的季节。一阵秋雨过后,秋风送来缕缕寒意,却点燃了我们的激情,处处秋高气爽,处处秋水宜人。真想实实在在把这秋味儿品尝一次,让整个身心都陶醉在那秋的无限惬意之中。
轻轻推开窗户,风轻轻地抚过你的脸庞,闭上眼,那黄叶绿树红花,还有那旷野,那长烟,那黄昏的牧童,那暮色里的笛声,那溶溶月色中的阵阵馨香,那阵阵馨香中的美丽背影……
或许有一种旅行,是专门为秋天的旅游人士而准备。别再犹豫了,整理行囊,跟我们一起出发吧,去寻找秋天最美的地方!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初秋季节里适宜去的几个地方吧:
凤凰 吊脚楼上 民族风情
“小背篓,晃悠悠,睡梦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恐怕很多人知道吊脚楼这个名词,都是始于儿时的《小背篓》歌吧。而如果你想知道吊脚楼的庐山真面目,最好到沈从文先生的故乡——湘西凤凰古城去看一看。
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惟一通道。
到凤凰了,才见到传说中的吊脚楼。江边的吊脚楼密密麻麻,沿江而建。现在都已经成了客栈。已经很拥挤的街道旁,正在修建的吊脚楼还有很多。江的两岸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两排吊脚楼。一边新,一边旧。一边密,一边疏。新且疏的那一侧,吊脚楼和江水间有一条小路隔着,而河的对岸则是地地道道的江边吊脚楼。水流就那样静静地流过楼下的木桩。每座吊脚楼都把脚抬得高高的,怕搅了沱江似的。
沈从文的故居位于古城内中营街的石板小巷深处,共两进两厢,颇像北京的小四合院,整个故居都是砖木结构,青瓦白墙,木格花窗。经风雨桥,过东城门,路上是行色匆匆挑担的乡民,老屋、挑担的乡民与红伞,形成了一幅对比鲜明的图画。
乌镇 淅沥小雨 青石小巷
古街小巷里铺满青石,秋雨淅淅沥沥地飘落,把房顶与青石板浸润地油光发亮,木宅斗檐滴下的雨水在青石不时溅起一朵朵水花,在小巷中随意前行,如果你总能闻到空气弥漫着一股苦苦的中药味,也许你就来到了传说中的乌镇。
在乌镇的西栅街区,你看不到一条水泥路,因为这里所有的街巷全是用砖石铺就。在古镇,石板路并不罕见,但这么大一个街区全是石板路的却并不多见。
最值得一提的是,西栅街区的石板路,全长5公里多,完全数百年前原汁原味的模样。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街面石板的下面是空的,实际那是一条雨水收集、排放通道,这样即使暴雨时街面也不会积水。因为下面是空的,所以走在石板路上,不时会传来石板轻晃的“咕咚”声,别有一番情趣。行走在那些被岁月磨得发亮的青石板上,你仿佛在与悠久的历史对话。
西栅的街道长,弄堂也特别多,七拐八弯,仿若迷宫。弄堂因行人相对较少,所以路面除了石板,还有用卵石、碎石、条砖铺就的,形式十分多样。西大街中段就是一段弄堂比较集中的地方,有酱油弄、蒋家弄、唐家弄、洪昌弄等,走进弄堂,两边山墙高耸,将头顶上的天空遮掩得只剩一条窄窄的线,不时还有横斜的树枝或人家园中的蔷薇探出墙头,曲折幽深,更添几番韵味。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老药铺,内有天井采光,两层木楼阁,下面有一排排中药柜,十分古朴。街上还有不少衣、食、杂用的小店铺,充满生活气息。街道尽头就是一个河道丁字口,两座拱桥搭成“双桥”。
宿州 书画之乡 魅力何来
安徽的历史文化名城很多,宣城就是一个,它以制作供作书作画用的宣纸而闻名海内外,可是要提到什么地方把宣纸“运用”得最好呢?这就不得不提同省城市——宿州了。
千年古城宿州文化积淀丰厚,是全国著名的书画之乡,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历史上书画名家辈出。宿州书画的文化根源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从新石器时期至秦代,从目前宿州发掘出土的大量历史遗存可清晰地看出宿州先民的早期审美意识:宿州埇桥区境内有新石器时期的小山口、古台寺、吴城孜遗址,商周时代的五柳遗址、西上航遗址、夏疃遗址、离山铺遗址;灵璧县境内有新石器时代的三山蒋庙遗址、玉石山遗址、双龙埂遗址;泗县境内有新石器晚期的佘家台遗址、扬台遗址;萧县境内有新石器时代的金寨遗址、花甲寺遗址、大蔡庄遗址……
正是这些深厚的文化遗存让宿州有了向世人展示的资本。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和宿州市委、市政府日前在京宣布,“今年10月17日至23日,以‘文化、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宿州书画晋京展活动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
合肥 包公祠堂 思古幽情
包拯包青天的刚正不阿、秉公断案的形象想必你还记忆深刻,而他的家乡就在庐州合肥 今安徽省合肥。
而在合肥,许多旅游景点和传说都有包拯的影子,比如:包河公园,位于在城东南的旧城墙外侧。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祠堂东南角有个亭,亭中有井,命名为“廉泉”。亭外有一条河叫做包河。河里还长了许多藕,说也奇怪,世上的藕,丝都很多,而且藕断丝连,可是包河里的藕,丝却很少,人们说:这是因为包公无私的缘故。
包公墓,位于合肥市包河南畔。是北宋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迁安重建的墓园。占地3公顷,是国内目前较为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素以“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的合肥的吃也很著名。葡萄鱼、怀胎鱼、油爆虾、安庆素火腿、素烤鸭等是在合肥必尝的美味佳肴。而如果你在本月22日—28日到合肥,就更有口福了,因为在此期间要举办安徽省旅游集团杯2007中国(合肥)徽菜美食旅游节。
本届徽菜美食旅游节寓美食、旅游和文化艺术为一体,包括美食游园、中华名小吃展等,广大市民将领略丰富多彩的美食佳肴,将为各地游客提供一个“吃喝游玩乐”俱全的精神和物质的豪华大餐。活动期间,结合合铜黄高速开通,合肥市政府和省旅游局联合沿线城市,全方位推介合铜黄高速沿线黄山等著名景点,并将于9月29日举办声势浩大的合铜黄高速开通首游式。
婺源 秋季乡村 醉看枫叶
地处偏僻山乡的婺源很幸运地保存了古徽州的所有气韵。这里民风淳朴,文风鼎盛,名胜古迹遍布全县。有保存比较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和景色。婺源山清水秀,松竹连绵,飞檐翘角的古民居蜿蜒于青山绿水,与层层梯田、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
如果你是暑假去婺源,给你印象最深刻或许是满眼的绿色;但如果你是秋天到婺源,充满你双眼的,令你折服的,兴许就是红色、黄色、橘色、蓝色、绿色、白色……即使是同一种颜色,也还分成浅的深的,浓的淡的,纯色的还有间杂色的。
到了婺源,哪里又是可以尽享秋色的地方呢?说到鉴赏秋色,就要提提静静地躺在大山怀抱中的赋春镇长溪村了。长溪村是婺源县一个僻远的山村,路途有些远。不过,美景藏在深山里,秋色只有大山有。爬爬山,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又可以拍摄到最美的秋景,火红的枫叶。
在长溪村村头就会看见5棵高大耸天的大枫树,沿途古驿道的两旁,随处可见几百年的古木,奇树成群。在村庄背后遍布古树,其主要树种为枫树,有200多棵,树高均在30米以上。深秋下,远处的山峰层峦叠嶂,高低错落。夺目的红叶,被瑟瑟的秋风追赶着,落英缤纷的红叶满山满谷地飘飘落落,枫林中但见古民居与枫叶早已浑然一体,那道独有的风景让人心醉不已。 |